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平川区共和镇毛河洛村整村脱贫纪实迈步走上小康路

    信息发布者:常玉亮
    2017-05-02 17:16:11    来源:每日甘肃网   转载

    站在正平整的土地上,满身泥土的张富文和张士菊夫妇感到脚下一大片菊苣长势正旺,肥大的块茎隐匿在地下,等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去收获。

      平川区共和镇毛河洛村人张富文今年45岁,一双粗糙有力的大手写满了他人生的履历。这个勤劳厚道的庄稼汉女儿在平川城区打工,儿子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上学,望着自家一砖到顶、带铝塑门窗和通透走廊的宅院,他说话很有底气:今年种植了订单菊芋、菊苣、番茄共9亩,纯收入2万5千元,就近务工4个月收入1万多元,家里旱地还种植了一些玉米,今年全家共收入3万多元,现在又平整一亩多水浇地,明年收入还会增加。

      像张富文这样靠发展订单种植业致富的人家在毛河洛非常普遍。目前,毛河洛村共种植菊芋、菊苣800多亩,种植加工型番茄300多亩,全村共704人,人均种植订单农业超过1.5亩,仅仅此项收入人均就达3000多元,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6000元。

      谁又能想到,毛河洛村去年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呢?

      正如张富文所说,如果没有发展订单农业,庄户人就象用手在地里刨食,只能混个肚儿圆!

      仇国梁是毛河洛村“名人”,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,人们都对他高看一眼。仇国梁坦言,没有党的好政策,没有村党支部书记赵峻嵘、村主任张德明的带领,毛河洛村不会发生现在的变化。

      近年来,毛河洛村两委立足实际,着力改善基础条件,全力带领村民发展订单农业。积极争取资金建成了通村硬化路,平整发展水浇地300多亩,与龙头企业联系,积极推广种植菊芋、加工型番茄。仇国梁说,当初村民顾虑重重,种植订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,赵峻嵘、张德明不仅率先自家试种,还领着村干部排着班、嚼着干饼子为村民浇水,为种植户免费发放地膜,联系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,让种植户见到实实在在的收益,村民都尝到了甜头,才把订单种植推开。

      同时,区、镇两级加大扶持力度,全力打响毛河洛村脱贫攻坚战,确保2015年整村脱贫。

      据毛河洛村大学生村官王亚斌和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孙泰生介绍,经过深入调查摸底,严格执行“两公示一公告”的程序,毛河洛村最终识别出贫困户51户251人,并逐一建档立卡。联扶单位和干部并多方联系争取项目改善基础条件,投资40万元建成村文化活动广场,投资28万元衬砌渠道4公里,投资10万元完成自来水维修入户工程,投资5万元维修机井2眼。

      驻村工作队全力为贫困户办实事好事,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。家有两个大学生的仇国梁因学致贫,自己没有发展能力,驻村工作队员多次上门讲透政策,帮助他申请带动型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,每年可分红4000元,仇国梁和驻村工作队员成了老朋友。现全村共申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0户,其中发展性11户,带动性38户,贷款资金240余万元。

      同时,毛河洛村成立互助资金合作社,发展注册会员20人,互助资金规模达到15万元。组织村民参加镇上统一农民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,21人获得创业培训资格证书。扩大养殖规模,现有养殖户25户,其中养羊21户共593只,养猪4户共319头。

      政策好、人勤劳,已经整村脱贫的毛河洛村正大步迈向全面小康的目标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